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工具间」放置各种农机具和一座工具机床,并且预留出了放置组合柜和添加其他工具维护设备的空间;
「仓库」生命树种子合成库、冻库都在这里,配有一台微型的起重设备。当然,仓库仅限于初期冷冻仓储使用,空间不算太大。
由于整体本身就是为了殖民者或者说开拓者在短时间内建造一个据点或者工作地点设计的,在生产线成功制造出第一批聚合物弧形板材后,无人机就开始进行高速搭建工作。
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出现在地平线上,原本的露天平台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矮胖矮胖的建筑物,由于聚变燃料足够,所以夏凛暂时还不需要建造光伏农场。
而这是必然考虑的事情,没有工业设施和殖民地的基建设施,也无法远程订购设备的情况下,手头上的设备是不可能复原出「氘燃料棒」的制造工艺的。
而且必要的氦三估计在地面上也不好弄。所以,聚变堆又不是什么无限能源,最终停摆不得不切换为太阳能或者其他供能模式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净空室内」过滤系统在确认密闭完成后开始工作,并且释放出核心舱内储存的液态压缩空气,很快室内就恢复到了正常的地球环境模式,夏凛这才摘下头盔,按照顺序脱下防护服将它们一一放置在车库一侧的装备柜内。
由于工坊本身是不含居住区的,居住区是指那个人员仓或者干脆殖民者自己搭建一个球型殖民舱都可以。
所以,夏凛只能打印一张聚合物构成的床铺在车库将就一下,熬了一整夜,就算有增效剂和共生体帮忙还是有点困倦的。
第二章 论手工的重要性
第二章
连续睡了好几个小时候,夏凛才清醒过来,天已经完全亮了,可惜厚厚的阴云依然如同一层铁灰色的盖子般覆盖在头顶,细密绵绵的雪花一刻不停的从天空飘落,完全气密封顶的半球形工坊上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层积雪。
今天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对工坊进行分层和加固外墙,也就是隔断出二楼来作为生活区和杂物区。
由于那套生产线和车库占据了相当的挑高,所以实际上能够隔断出来的只有三个扇区,也就是仓储、工具和加工区。
夏凛拿着激光测距仪在PNIS辅助下绕着工坊内部走了一圈,在墙壁上留下一个个虚拟电子标线。
大致上来看,他可以隔断出一个高度约为2.4米到2.5米左右的空间作为居住和生活空间,由于靠近顶部的关系还能设置一个密封天窗获得更好的自然采光效果。
之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能在半球形的顶部舱外整出一个圆环阳台或者回廊什么的。
当然,那得是确定当地的大气悬浮颗粒对人体无害的情况下,不用复杂的气密设施,可以变成开放式设施的时候才能做。
隔断出来的区域,夏凛决定将它们分为卧室、厨房和用途待定的空间,上下的楼梯一处位于车库侧面,一处位于生产区侧面,是聚合物制造出来的扶梯。
卧室区域大约在40平方左右,再隔断出一个盥洗室来,盥洗室的一头靠近生产区,管道可以直接铺下去,连接到生产区的分解池。
虽然分解池叫做「池」实际上是一个完全密封的设备,这样生活废水和废弃物,还有排泄物都能丢进去分解,一部分重新加工为压缩生物质,一部分则送入核心区的循环装置内处理。
厨房的话,包括用餐地方大约在30平方左右,靠近车库这边,方便从仓库和车辆上取用各种物资,连接厨房和卧室之间的就是一大段弧形的空房间,夏凛暂时没想好拿来干嘛,或许可以把外壳聚合物换成密闭窗户,隔断出一个客厅甚至健身房来?
现在信标被损坏了,救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自己在这里搓跃迁火箭和特么扯淡一样。所以,给自己营造一个还算舒服的据点或者说狗窝就非常的有必要了。
基础复合生产线在没有收到更多的生产指令和原料的情况下已经停工了,生产聚合物板材所需要的材料并不复杂,所谓的聚合物说白了就是星际工程塑料,碳氢氧氮加上少量的金属元素制造而成,依靠之前分解的脱离的保护外壳得到的材料已经足够使用了。
而安装施工的过程也不需要夏凛自己提着工具在那里安装,组装无人机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唯一的问题就是,它们是一次性的,只是用来辅助殖民者完成初期的安装工作,而且作用也非常的有限。
在无人机施工的时候,夏凛打开舱门,离开工坊前往了边上那个弹射出来的人员舱,这个东西的拆解就得完全手动了。
而且他准备把这个半球形的小型舱室作为一个室外储物间来使用。
里面的东西大多数都没有什么用,比如说降落时的阻尼保护设备,除了丢进回收设备拆解电子原料外,没有什么用途。
但是,那个壁挂式医疗诊断箱和里面携带的殖民者求生套装是必须得